華智分享:車間生產質量問題怎么解決?
發(fā)表于:2019/4/9 13:34:43??閱讀量: [關閉]
一、實施群體網絡管理,有效組織生產
針對車間實際情況,結合全廠整體改革規(guī)劃,在車間管理中,逐步摸索形成了群體網絡管理模式。即:從縱向管理來說,有車間領導、值班長、班組長、擋車工四個層次;橫向管理有勞動管理、質量管理、統(tǒng)計管理、設備管理、現場管理五條經絡。縱向四個層次,一級管一級,層層有權、層層有責,上級不越俎代庖,下級有有效的管理幅度;橫向五條經絡,有組織,有專職,職責也十分明確,把合理的管理層次和有效的管理幅度緊密地結合起來。
如:以車間主任、值班長為主體的勞動管理,把相對穩(wěn)定的月度勞動配備作為管理基礎,每天根據出勤情況,以組為單位自行調節(jié),值班長全方面協(xié)調,保證機臺開足。
以車間質量檢驗組專職檢查為主,班組機臺自查自檢為輔的質量管理,每天既負責對原輔材料進行檢測,將不適用性調節(jié)到最低限度,又對機臺質量進行嚴格檢查,做到及時反饋,督促改進。
以設備主任、保養(yǎng)組為骨干隊伍,以班組機臺維修保養(yǎng)為輔助的設備管理,既堅持針對機臺的清潔、潤滑、完好率三個方面進行定期檢查,維護保養(yǎng),又重視對機臺進行合理的小改小革,提高設備的工作性能,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,以調動工人愛護機器的積極性等等。
在橫向經絡線上,各項管理都有一攤子人,根據不同職能,配備干部、管理人員、檢驗工、保養(yǎng)工和機臺工人。車間領導,就做好指揮和平衡協(xié)調工作,一方面注意不使一部分干部、管理人員和工人兼任工作太多;另一方面,要求他們壓縮管理彈性,強化管理滲透力,力求使他們管理幅度有效率能得到最佳發(fā)揮,也使更多的職工有機會投入到車間各項管理工作中來。這樣,增強了群體管理意識,絕大多數的車間職工參與各項管理,擺脫了過去那種管理者與生產者嚴重脫節(jié)的現象,促進了車間生產的發(fā)展。
二、抓好班組建設,強化基礎管理
1、重視培養(yǎng)組長,形成骨干隊伍。把責任心強,工作努力,操作技術上也有基礎的同志,逐步調整、選拔到班組長崗位上來。加強對他們的培養(yǎng),除了輸送他們參加工會舉辦的班組長業(yè)務知識培訓班外,車間還在日常生產工作中,運用各種方法對他們進行了多方面的教育,使他們具備了管理能力、業(yè)務能力、協(xié)調能力,從而帶領全班職工積極完成自己的生產任務。
2、試行小組核算,落實經濟職責。從深化企業(yè)內部改革的要求出發(fā),針對車間實際,在落實經濟責任制方面,試行小組核算的方法,即車間考核到小組,由小組去考核機臺和個人,采取對產量、質量、物耗等主要指標和職工的勞動態(tài)度實行計分加獎,對出勤、守紀、安全、文明等方面,實行計分扣獎的方法,來進行獎金分配。
這比有些公司原來由車間直接考核到機臺、個人的經濟責任制方法有三大明顯好處:
職工的管理意識加強了。班組直接搞核算,搞分配,比車間考察得細,在分配上更能體現干好干壞不一樣,干多干少不一樣,也更能促進大家一起來搞好班組管理;
經濟意識加強了。由于車間以小組為考核對象,指標完成好的小組多獎,遵紀、文明、安全、出勤好的小組多獎,獎金與整個小組的工作相聯系,所以促使大家都來算帳,組與組之間開展了橫向競賽,看誰的工作細,算盤精,獎金多;
定額意識加強了。優(yōu)質、高產、低耗的定額意識,由原來的機臺、個人,擴大到整個班組,他們也講究打團體冠軍,一個機臺有問題,大家出主意幫助解決,使薄弱的機臺有了依靠,有了信心,有了提高的基礎。
試行小組核算,實際上是健全了班組管理層次,深化了班組管理幅度。避免了過去粗放管理的弊病。
3、講究現場管理,堅持文明生產。抓好現場管理,是企業(yè)管理上臺級的起點,我們把它列為班組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。
具體從三個方面提出嚴格要求:
要求設備整潔,油路暢通,運轉良好,由抓設備管理的同志定期進行檢查,保證設備維修保養(yǎng)制度的具體落實。班組之間、機臺之間開展競賽,逐步培養(yǎng)職工愛護和保養(yǎng)設備的良好習慣;
要求操作規(guī)范化、優(yōu)良化,這是抓好現場管理的重要條件。我們通過班組,著重做了統(tǒng)一職工認識的工作。通過觀看典型,讓大家明白操作技術的規(guī)范和優(yōu)良與場地文明整潔的內在聯系,培養(yǎng)他們學好操作技術的自覺性;
要求遵紀守規(guī)不離崗,由值班長和班組長加強督促。
三、采用先進技術,推進車間管理
科學技術是生產力。為了促進企業(yè)升級的進程、提高管理水平,根據實在、實用、實效的原則,進行技術改革,并將其入到運行之中。通過科學技術改變車間管理的落后面貌,使車間管理進入了一個新階段。
四、針對車間實際,提高職工素質
職工素質的高低,直接關系到企業(yè)的存在與發(fā)展。特別是在如今青年職工比較多、思想活躍的情況下,如何引導他們積極投身于企業(yè)升級工作中呢?針對實際,主要還是通過在思想上的積極引導和在技術上的加強培訓。
比如,當根據市場需要,進行機器設備轉型時,參加機種轉型的職工,一般都是技術強手,但是在這個階段獎金低,操作辛苦,必然產生一些思想問題。此時就要通過各種場合宣傳社會效益、企業(yè)效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,講清楚轉產是由消費市場的變化決定的,企業(yè)對此順昌逆衰,同樣,個人收入也要受到社會經濟規(guī)律和價值規(guī)律的制約,獎金的穩(wěn)定和提高也只能是相對的,只能通過發(fā)展生產來提高。一方面努力把職工的思想引導到積極投入調試工作中去,爭取穩(wěn)質穩(wěn)產,盡快發(fā)揮設備效益;另一方面也客觀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,穩(wěn)定這些同志的情緒。此外,還可以通過各級組織、運用不同形式,與職工對話,交流感情,溝通思想,造成一個和諧、團結的人際關系和積極、熱烈的生產氣氛。
在技術培訓方面,可以采用全員輪訓的方法,結合車間實際,自編教材,能者為師。對擋車工等工種的工人分期分批地輔導培訓,還組織車間技術尖子進行現場操作示范,對技術薄弱的職工,則手把手地進行技術指導,教的人增強了他們的自尊自榮,學的人也感到對自己的切身利益有益,這樣一來,使大部分職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操作技術,同樣,也穩(wěn)定和增強了他們完成生產任務的信心。(來源:ERP之家)
本文鏈接:華智分享:車間生產質量問題怎么解決?